8月16日,房地产公司班子在常务副总经理叶子棋的带领下一行到碧桂园罗定分公司进行对标学习考察。在对标过程中,碧桂园罗定分公司相关领导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碧桂园项目开发、工程管理、营销管理等相关情况。通过考察,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碧桂园项目运作的流程,让我们对一线品牌房企在项目开发、设计管理、流程管理、标准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016年,碧桂园全球房地产合同销售超3088亿元,排在全国房企第三。2017年前八个月,碧桂园以3806.7亿元的销售额位居行业第一。为什么碧桂园能成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呢,下面重点谈谈这次对标学习本人几个深刻的感悟。
一、成熟的公司治理体系
碧桂园一直致力于打造高效、透明的管理体系,目前已经建立起总部、区域、项目三个层级的内部管控模式。集团抓总,区域抓细,项目抓落实。权限标准、岗位职责、流程标准、工作标准等全部已经建成系列,再辅以信息化管理手段。其公司内部管理已经十分成熟。以销售为例,当初成立罗定分公司的时候,区域只派了一名营销总监到项目,其他人员全部在当地招聘,由营销总监按照集团标准化的销售流程和标准对员工进行细致精准的培训,并通过日常的工作表现进行数据化的考核,以及通过强制末尾淘汰制进行人员精选,逐渐打造成一支效率高、凝聚力强的优秀团队。而且,项目是没有权力修改相关标准的,只有区域有权对一些小的标准进行修订,如果要进行大的流程和制度修改必须由集团总部派人到项目具体调研后,经过论证才准予修改。由此可见,碧桂园的标准化管理程度之高。这就是我们要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体制改革和提升管理水平的主要目标。
二、多样化和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碧桂园黄总给我讲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是碧桂园人才战略的充分体现,也是碧桂园近几年能发展得这么快的最强有力的保证。罗定分公司接待我们的11个经理以上人员,最低学历都是硕士,而且还有四个博士。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对于公司而言,同样有效,而且更加明显。因为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业务的发展需要人、财、物的支撑,而这三项,需要准备时间最长的就是人才。有人说可以通过招聘和到同行挖,但是挖过来的人才一时半会不可能这么快能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和永信贵宾会官方app下载的文化,不可能一下就能顺利开展工作,弄不好还可能存在管理风险。所以,碧桂园很早就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开展针对性的精准培养战略。该战略碧桂园将其命名为“领导力发展项目”,希望借此打造碧桂园职业经理的“黄埔军校”。
而碧桂园人才培养目前最火的要数2013年推行的“未来领袖”计划,该计划主要招收一大批名校博士毕业生,通过培养,逐步成为项目总经理或者区域负责人。截至2016年年底,碧桂园已经接收了460名博士人员参与到该计划,并且已经有逾60位学员已经成长为区域总裁、区域副总裁、区域总裁助理、项目总经理等企业核心管理人员。该项目的实施,除为碧桂园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也很好地提升了碧桂园的品牌形象。
三、工作成果“表面化”
碧桂园十分重视客户的体验感。他们通过标准化、规模化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但是他们十分重视营销中的客户体验,如对花较大的成本打造营销中心、样板房、体验式园林,并且配备较多的销售人员、服务人员。目的就是能让客户进到销售中心,立刻可以让客户体验到高端、大气,切合他“五星级的家”的品牌宣传。就像沟通交流环节,其营销总监讲的一句话:“让客户真正看到、感受到比销售员讲一百句有效。”所以,我们在今后的营销工作中也要注重客户体验式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营销中心、样板房、园林体验区的配置,并且加强销售和客户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碧桂园的工作成果表面化还体现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对细节的追求。无论是样板房,还是交楼客户验房,客户能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钢筋混凝土外的。所以,碧桂园十分重视项目感官,特别是严抓装修房的细节管理。通过抓精装、抓体验,有效的提升工程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碧桂园作为全国的知名房企,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通过第一次的对标学习和交流,我们也和碧桂园罗定分公司相关领导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房地产公司在今后将继续派人员到碧桂园进行对标学习交流。